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野料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鼻出血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传为衄衊瞑目。”指鼻衄轻微者。《类经》十五卷:“衄、衊皆为鼻血,但甚者为衄,微者为衊。”参见鼻衄条。②被血迹所污秽者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鹿角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温热类编》卷三:“阳暑,即动暑。”详阳暑条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心黄者,目赤,舌上生疮,心闷喘急,多言无度,或笑或嗔,微微汗出,口干舌短,起卧不安,神思恍惚,小便赤难,心下胀满,状如风火,悲哭,手乱捻物者难治。”治法用生地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急数,节律不调,止而复作,如雀啄食之状。
骨名。即髌骨。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一名鬼排。指突然胸腹绞痛或出血的疾患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一:“鬼击之病,得之无渐卒着,如人力状,胸胁腹内,绞急切痛,不可抑按。或即吐血,或鼻中出血,或下血。一名鬼排。”
即足月分娩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五:“夫妇人大产。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。”
【介绍】:见陈元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