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肘后方》。为皂荚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又名急风。详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。即肩头,见该条。
见《皇汉医学·产科发蒙》。即儿枕痛。详该条。
儿科著作。清·吴灿撰。17卷。刊于1796年。本书系撮要集录多种儿科著作而成。书中对小儿病的诊治、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。
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疼,义同痛。详腰痛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又称水毒病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下唇粘膜,与承浆穴相对处。主治黄疸,瘟疫,口噤,口臭,面颊肿;以及齿龈炎,口腔炎等。点刺出血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商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木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