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钻牙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中脘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通报》(5):205,1956。即蛤蟆油,详该条。
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漆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诊小儿脉的方法,包括:①指法:一指三部诊法,用左手握小儿手,对三岁以下的小儿,用右手大拇指按儿高骨脉上,分三部以定息数;对四岁以上的小儿,则以高骨中线为关,以一指向两侧滚动转寻三部;七八岁可挪动拇指诊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即胃。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:“小肠谓赤肠,大肠谓白肠,胆者谓青肠,胃者谓黄肠,膀胱者谓黑肠。”是以五脏所属的五色,分配五腑而得名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毛茛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唐书·艺文志》。2卷。唐·刘禹锡撰于818年。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。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、便、廉的原则,故在唐、宋方书中颇多引用。自元以后,渐次散佚。1959年,上海科技出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卜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