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病证名。《灵枢·五变》称大聚。指腹中有块而聚散无常的病症。《难经·五十五难》:“聚者,阳气也。其始发无根本,上下无所留止,其痛无常处,谓之聚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病》:“聚者聚散之谓,作止不常也。……其病多在气分,气无形而动也。”《医灯续焰·积聚脉证》:“如肠腹攻冲,疝痃瘕热,胸腹胀满,切痛雷鸣等证,皆聚之类也。”本证多由情志抑郁,肝气失调,气机不畅所致。治以行气消聚为主。可用散聚汤、化积丸等方。参见积聚、六聚、癥瘕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项与手争

    自我推拿方法名。明·高濂《遵生八笺》:“踊身令起,平身正坐,两手叉项,仰视举首,左右抬摇,使项与手争。”

  • 黑滑红边舌

    舌边红而中有黑滑苔。为伤寒失汗,表热里寒而夹冷食结滞于胃,宜温中通下;夏月中暍见此舌者,人参白虎汤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咸鱼草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葫芦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口问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所论诸病,既非风寒之外感,又非情志之内伤,古书没有记载,口授相传,故名。篇内讨论了十二种病证之发病机制、证状及针刺方法,即:欠、哕、唏、振寒、噫、嚏、亸、泣出、太息、涎下、耳鸣、自

  • 单骧

    【生卒】:十一世纪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四川人。宋仁宗赵祯患病,单骧与孙兆共同诊治,因病情加剧受惩处,二子连坐。后经查明无罪。

  • 乌龙须

    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马桑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漏腮

    病名。指腮部之漏疮。即骨槽风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血寒

    亦称血分寒。指寒之在血分者。症见肢体麻木疲软,皮肤不泽,手足清冷,心腹怕寒,腹有块痛,得热则止,女子月事后期而痛,脉细而缓,法当温之。(《证治汇补》)详见血寒证各条。

  • 简明眼科学

    见国医百家条。

  • 哺乳疳

    病证名。由哺乳失宜而成的疳疾。小儿长期缺乏营养,或乳食伤脾,均能导致脾胃积热,灼损津液而形成本病。症见形体消瘦,毛发痿黄易脱,面色黄黯,腹部胀大,时有潮热,皮肤松弛,囟门低凹,头骨不合等症。治宜健脾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