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虚寒

肾虚寒

在病机上,指肾阳虚而生内寒,即肾阳虚兼有腹胀浮肿、黎明前泄泻等症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,足少阴经也。病苦心中闷,下重足肿,不可以按地,名曰肾虚寒也。”又:“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,足少阴经也。病苦足胫小弱,恶寒、脉代绝,时不至,足寒,上重下轻,行不可按地,小腹胀满,上抡胸痛引胁下,名曰肾虚寒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猫儿核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紫藤香

    见《卫济宝书》。为降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本草汇纂

    药物学著作。3卷。清·屠道和撰于1863年。本书收载药物500余种,根据药性将药物分为平补、温补、补火、滋水、温肾、温涩等31类,又续增二品(类)。附录为日食菜物及脏腑主治药品。本书系参考多种本草文献

  • 真反

    反治法之一。使用寒凉药治疗寒证,或使用温热药以治热证,称为真反。例如风火暴盛痰涎上涌、咽喉痺塞的风火症,本不能用热药,但此时以开闭为急,借用南星、巴豆、法夏等温药温开化痰,称为真反。但痰涎缓解之后,仍

  • 混元母

    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
  • 鎯头草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第二竹沥汤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七方。竹沥一斗四升,独活、芍药、防风、茵芋、甘草、白术、葛根、细辛、黄芩、川芎各二两,桂心、防己、人参、石膏、麻黄各一两,生姜、茯苓各三两,乌头一枚。为粗末,以竹沥煮取四升,分六次服

  • 蒻头

    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蒟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太阴阳明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太阴、阳明,均是经脉名。本篇从生理、病理方面,对太阴、阳明两经的表里关系进行了讨论,故名。文中反复论述脾胃相互为用的关系,说明它是孤脏而灌溉四旁的道理。脾胃虽属表里关系,但因脾胃在阴阳、

  • 咳唾脓血

    证名。即咳脓血。为肺痈主症之一。参咳脓血、肺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