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拔毒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鸡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涩肠止泻。详该条。
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遗毒。见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①指坚结胶固之痰。亦称老痰、结痰、郁痰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顽痰,坚结胶固,吐咯难出,脉见沉牢,……痰在咽喉,咯不出,咽不下,即老痰、结痰也,宜节斋化痰丸。”又:“郁痰即结痰、顽痰。”详郁痰
【介绍】:见朱一麟条。
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互配合,天干在上,地支在下,天干反复排六次,地支反复排五次,其顺序则为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以至壬戌、癸亥,凡六十对,便呌甲子,用以纪日或纪年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天有十日,日六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满山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同息道,详该条。
体表部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上睑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