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灯盏细辛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孔以立条。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赤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称吐清水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二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马蔺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806~820年(元和年间)曾任刑部郎中,后贬道州刺史。治病效果好,撰《古今集验方》10卷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晓澜。江苏如皋人。辑有《吴门治验录》(1822年)、《良方汇集》(1825年刊行)等书,并修订重刊有王肯堂之《灵兰要览》,费养庄之《幼科金鉴》等书。
病证名。小儿黄疸,因脾胃积热而致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四:“夫小儿黄疸者,是热入于脾胃,热气蕴积,与谷气相搏,蒸发于外,故皮肤悉黄,眼赤黄也。”治宜清热解毒。用茵陈丸或三黄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