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伴发抽搐者。又称打窝风。
病名。指伤寒、温热病瘥后,余邪未清,过度劳累而病复发者。《伤寒论·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》:“大病差后劳复者,枳实栀子豉汤主之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劳复证治》:“伤寒新差后,不能将摄,因忧愁思虑
《外科正宗》卷四方。白术、茯神、陈皮、远志、麦门冬、沙参各六分,五味子、甘草各五分。水煎,食远服。治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,郁于皮肤不散,结成大小青紫斑点,色如葡萄,发在遍体头面之葡萄疫,日久而虚者。若虚
出《本草经疏》。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。即补气、降气调气、破气。
《医方经验汇编》方。鲜荷叶2~3张(捣烂),鲜菊叶1握(捣),赤豆(研细面)30克。蜜和调涂局部。治重证大头瘟,头面焮肿,破流秽水,状如烂瓜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六方。生荷叶、生柏叶、生地黄、生艾叶各三钱。水煎,加童便调下。治牙宣,牙龈出血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每目痛则头亦痛,寒热交作如疟状。凡病发则目痛,目痛则病发,轻则一年数发,重则一月数发,肝肾俱虚之故。热者,内之阴虚火动,邪热也;寒者,荣卫虚,外之腠理不实而觉寒也。”本证
①浊,指水谷之气;清,指吸入自然界之气。清气与浊气各有其性质和功能,根据人体阴阳经所受清浊之气不同来讨论治疗方法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以人体十二经脉与地面的河流相比较,河流有清浊,人体的经脉(阴经和
证名。指手足爪甲干枯无光泽。多因气虚血少,津液亏耗,或感受寒湿,或肝脏受损等所致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故气不荣则皮毛焦,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,津液去皮节者,则爪枯毛折。”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感于寒湿
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。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。热入心包,症见神昏谵语、高热、烦躁不安、舌质绛、脉细数,可用清宫汤使心包热邪向外透达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