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脐痈

脐痈
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又名脐痈毒。生于脐中痈肿,系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,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。症见脐部肿突,皮色或红或白,红则清解,以外痈治之;若色白宜隔蒜灸之;初起服仙方活命饮升麻;便结者服内疏黄连汤;溃后得稠脓者为顺,时出黄水为逆,易成脐漏,宜服黄连平胃散,或导赤散加归尾、赤芍银花,外用三妙散龙骨散干撒之。余治法参见外痈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风吐泻

    病证名。感受风寒而引起的吐泻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伤风吐泻,身温,乍凉乍热,呵欠烦闷,多睡,口中气粗。”治宜驱散风寒,调和脾胃。用藿香正气散加减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分:①伤风吐泻身热。症见身热多睡,

  • 声哑嗽

    病证名。指咳嗽而声嘶哑者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五。多因痰热壅肺,肺气不清,或因寒包热而致肺气不宣。若治宜清肺中邪滞,或散寒透热,如清咽宁嗽汤及细辛、半夏、生姜等药。痨瘵病人因肺阴耗伤,亦可见咳嗽声哑。参见

  • 寒无犯寒

    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季节用药的一般规律,是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。一般指在寒冬时,无实热证,不要随便使用寒药,以免损伤阳气,或生其他变证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不远寒则寒至,寒至则坚否胀满痛急下利之

  • 臂厥

    证名。指手太阴,手少阴经经气逆乱的病候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肺,手太阴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肺胀满,膨膨而喘咳,缺盆中痛,甚则交两手而瞀,此为臂厥。”又:“心,手少阴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嗌干,心痛,渴而欲饮,

  • 逆经目赤

    病证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室女逆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灯笼病

    病名。指瘀血所致里热外凉者。《医林改错》卷上:“身外凉,心里热,故名灯笼病,内有瘀血。认为虚热,愈补愈瘀,认为实火,愈凉愈凝。”治当活血祛瘀,宜用而府逐瘀汤。

  • 掌中寒

    证名。指手掌中自觉发冷的症象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掌中寒者,腹中寒。鱼上白肉,有青血脉者,胃中有寒。”多由阴寒内盛所致。

  • 凉八味丸

    即滋阴八味丸,见该条。

  • 虫兽伤

    病因的一类。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》。包括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,如蛇伤、犬咬伤、昆虫螫刺伤等。

  • 发哽

    病名。因食物中混有毛发,误食而哽于咽喉,吐之不出,咽之不入。宜急取出之。参见哽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