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马兜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即客忤。详该条。
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《喉痧症治概要》方。麻黄四分,石膏四钱,浙贝母、杏仁、炙僵蚕各三钱,鲜竹叶三十片,射干八分,白莱菔汁一两,生甘草六分,连翘二钱,薄荷叶一钱,玄参一钱半。水煎服。治痧麻不透,憎寒发热,咽喉肿痛或白腐,或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之最高官职,主管该库事务。参见生药库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留良条。
舌色淡紫而尖生蓓蕾。多因嗜饮感寒伤肺,厚味伤胃,热郁而气血不畅所致,宜小柴胡汤加葛花、滑石、生地之类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指妊娠之始称。《千金翼方》卷十一:“凡儿在胎,一月胚,二月胎,……。”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状如菱角,左右皆有三四孔”。即复杂性肛漏外口较多者。治法:先用挂线疗法或脱管锭除去漏管,再服蜡矾丸乾脓收口。体虚者服十全大补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