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草药》。为金牛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胆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伤寒腹胀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。由指表邪已解,肠胃实热所致。症见里热不恶寒,自汗不大便,烦满燥实等。详伤寒腹胀条。
出《备急灸法》。见足两踝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属中风症状之一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一:“唇缓舌强者,解语汤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古今医统》。多由肝肾两虚,精血亏耗所致。症见遇风则冷泪频流。治宜补益肝肾,可选用左归丸或菊睛丸酌加川芎、白芷、蕤仁、五味子等。
【介绍】:见许豫和条。
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。即喉科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肘关节后面,鹰嘴突起与桡骨小头间之凹陷处。主治肘关节疾患。直刺0.3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