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五脏之一。与胃相为表里。主运化水谷精微,输布全身,供应各方面的需要,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功能活动。《类经》卷三:“脾主运化……五味入胃,由脾布散,故曰五味出焉。”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,故称为后天之本。又主运化水湿,对体内水分的输布有重大影响,如脾气虚弱,失却运化水湿的能力,即会导致水肿的发生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。”又能统血,统摄血液于脉管内而不致外溢。又主肌肉,肌肉的丰满及活动正常与否,与脾的功能有密切关系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脾生肉……在体为肉。”脾开窍于口,其荣在唇,“脾气通于口,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”(《灵枢·脉度》),而脾的功能状态亦往往可从唇色反映出来。②推拿部位名。见脾经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寒明理论

    书名。4卷。金·成无己撰。约刊于1156年。卷1~3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,“使习医之流,读其论而知其理,识其证而别其病,胸次了然而无惑”(本书严器之序)。卷4专论方药,选《伤寒论》常

  • 猕猴桃叶

    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.的叶。苦,凉。清热解毒。治乳痈,鲜叶一握和酒糟、红糖捣烂,加热外敷,早晚各换一次;治烫伤,鲜叶加石灰少许捣

  • 血虚痿

    痿证之一。见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。多由产后或失血后,血虚不能养筋而致痿症。症见手足痿弱无力,不能行动,面色萎黄等。治宜养血为主。《丹溪心法·痿》:“血虚,四物汤加黄柏、苍术煎送补阴丸。”《张氏医通·痿

  • 惊产

    见《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》。即惊生。详该条。

  • 脉要图注

    脉学著作。一名《脉要图注详解》。4卷。清·贺升平辑,刊于1783年。本书博采前人有关论著编纂而成。卷1以脉学总论内容为主,兼谈各科脉法及五运六气;卷2介绍28脉、奇经八脉及灸法等;卷3列述骨度名位、十

  • 枳朴大黄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枳实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、大黄。水煎服。治食积腹胀,一条扛起,痛而欲利,利后稍减者。

  • 狗儿蔓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面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雪里梅

    ①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。②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蛇根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脱骨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二。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消毒汤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七方。又名紫花地丁散。甘草一钱,金银花、紫花地丁、当归、大黄(酒炒)、黄芪、赤芍药各五钱(一方加升麻)。为末,酒煎,分二次服。治痈疽疖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