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膏粱之变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中微黄滑舌

    舌红中有微黄滑苔。为外邪入里化热,宜解表清里,或温病由气分转营分,宜透营转气。若舌干燥,则为腑实之象,宜通腑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苏子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紫苏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师巫颅囟经

    见颅囟经条。

  • 木芍药

    出西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。即赤芍药,详该条。

  • 青蒟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蒟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菌

    病名。出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阴部下脱之物如蘑菇状,称为阴菌。即阴挺。详该条。

  • 长珠形

   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
  • 脾虚生风

    指脾虚引起内风的证候。多由吐泻或药饵损脾所致。主要表现为手足微有抽搐,伴肢体逆冷,口鼻气微,昏睡露睛等症。《张氏医通·诸风门》:“若体倦神昏不语,脉迟缓,四肢欠温者,脾虚生风也。”治宜温补脾胃为主,用

  • 倒吊法

    正骨手法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:“脚大腿跟出臼,……或是剉开,又可用软绵绳从脚缚倒吊起,用手整骨节,从上坠下,自然归窠。”为髋关节脱臼复位手法之一。

  • 小竹

    经穴别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眉冲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