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母
出《摘元方》。为茄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摘元方》。为茄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铁包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蓝实,详该条。
《兰室秘藏·胃脘痛门》方。炮姜、炮附子、黄连(酒浸)、黄柏(酒浸)、枳壳(酒浸)、生地黄(酒洗)、川芎、蔓荆子各三分,防风、人参、郁李仁、橘红各五分,当归身(酒洗)六分,半夏、升麻各七分,藁本、甘草各
即生津。详该条。
指调理安定脾胃气机的治法。分和胃、调和肝胃等法。详各条。
即下颌支髁状突。
鼻孔内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内通道。古人认为观察鼻隧的长度,可测候大肠的情况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鼻隧以长,以候大肠。”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即紫苏子,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又名遍身丹毒、外游丹毒。由心经与三焦积热,发于外而游走不定,复外感风热所致。初发两手臂急痛,若经一、二宿肿气遍身,入心内者即危。宜服五香连翘汤、木香流气饮,以金箍散敷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