荠草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即荠菜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即荠菜,详该条。
流痰病的一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脾肾两亏,加之劳力过度,损伤筋骨,使腰胯隐痛,恶寒发热,食少形瘦,背脊骨凸肿如梅。初不在意,渐至背伛颈缩,盖肾衰则骨萎,脾损则肉削,但龟背疾已成。”治见流痰条。相当于
痓同痉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痉病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为红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膈。《伤科补要》:“膈者,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,俗名罗膈。”
又称透热转气。适用于热性病邪初传入营分的治法。热邪初入营分,症见身热夜甚、口渴或不渴、心烦不眠、时有谵语,或斑疹隐隐,舌绛而干、脉细数。治法宜于清营解毒之中,配以清气分之药,引邪出气分,从外而解。可用
①小沟渠。不断有水流动的地方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下焦如渎。”②皮肤肌肉枯槁无泽的状态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渎者,皮肉宛膲而弱也。”
见伤寒六书条。
清法之一。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。常用方如蒿芩清胆汤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