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水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金匮翼》卷五。即锡类散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泄泻黄色粪水的病证。多由感受风湿之邪,内搏肠道而致。元·朱丹溪《幼科全书》:“泄泻不住成黄水者,或渴或不渴,此风湿也,其证多得于夏,以五苓散加防风,苍术、羌活治之。”
指十二经及其脉络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凡刺之道,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。”
见明目至宝条。
①《卫生宝鉴》卷九方。蚕砂五斤,壁虎一条。白面四至五斤,蚕砂水淘净晒干,用白面拌为络索,晒干,壁虎焙干,共为末,每服一至二合,熬柏叶汤食前调下,日三次。治大麻疯。②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方。防风、生天
病名。见《治疔大全》。疔疮生于颈后正中(天柱骨间)对口处者。初起痒而不痛,有一小吻,顶上一小点如麻子大,或红或黄,治宜急刺百劳、委中二穴。详见疔疮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即胞衣不下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