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八角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济生方》。《内经》作“肠澼”,《伤寒论》称“下利”、“热利”,《肘后备急方》称“下痢”,《诸病源候论》称为痢病,《千金要方》称作“滞下”,后世多称痢疾。本病以腹部疼痛,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,里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补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喉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岗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即月阙疮。详该条。
六涎之一。多由“脾气不运,复因肝气所乘,伏而不动,停水滞谷”(《史载之方》)而成。其症可因怒而诱发。症见心前溃乱不快,闷倒不省人事,四肢渐次发冷等。治宜温化痰涎。用青州白丸子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