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小儿表里俱热的证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:“小儿脏腑实,气血盛者,表里俱热,则苦烦躁不安,皮骨壮热也。”治宜清解表里。用防风通圣散。
病名。为脑疽生于项后偏旁者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偏对口。
即胞睑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髌骨。又名伏兔骨,俗称膝盖骨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立之,号复真先生。从崔嘉彦学习医术,精于脉学。著有《脉诀》、《方脉举要》等书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又名走黄疔、龙泉疔、闭口疔。人中为阳明络脉所经行之地,易发生走黄而成险证。证治见疔疮条。
见《海南植物志》。为锡叶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简称。③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瓶尔小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消瘦干燥之意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皮肉宛膲而弱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