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
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蕨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猫须草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期杰出医家。约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。本名秦越人,渤海鄚郡(今河北任邱)人。总结当时诊断疾病的望闻问切等方法,出色地应用于临床实践。尤精于脉诊,被推崇为我国脉学的倡导者。为了适应实际需
病证名。见清·曾鼎《妇科指归》。孕后气血虚弱,下元不足,湿气渗于下,症见两足微肿不痛。宜顺气养血汤(党参、陈皮、当归、首乌、川芎、炒白芍、桑皮、乌药、阿胶、炙草)。
诊查脉象的方法。又称脉诊、诊脉、按脉、持脉。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。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,人迎、寸口、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。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,并从脉的位置、次数、性状、形势等,分为多种。前
指纹色黄白,多属伤脾、疳积(见《医学入门·察脉》)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卫气》。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