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又名虫、土鳖虫、地乌龟。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dyphaga sinensisWalk.或冀地鳖Steleopyga plancyi(Bol.)雌虫的干燥全体。主产江苏、浙江、河南等
血气郁积日久产生瘀浊为病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凡用针者,虚则实之,满则泄之,宛陈则除之。”张志聪注:“宛陈则除之者,去脉中之蓄血也。”
①经穴名。代号GB37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足少阳之络穴。位于小腿前外侧,外踝尖上5寸,腓骨前缘处。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小腿痠痛,下肢痿痹,偏头痛,目痛,夜盲,近视,癫痫,
六涎之一。多由“脾气不运,复因肝气所乘,伏而不动,停水滞谷”(《史载之方》)而成。其症可因怒而诱发。症见心前溃乱不快,闷倒不省人事,四肢渐次发冷等。治宜温化痰涎。用青州白丸子。
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大会为谷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方书名。又名《严氏济生续方》。宋·严用和撰于1267年。8卷。本书为《济生方》的续集,包括风评治、痫评治、头评治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方论24篇,介绍作者临床应用效方90首。现存1822年的日本复刻本,复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四。即续命汤第一方及第二方,见续命汤条。
病名。指疲极伤肝所致的虚咳。《医学入门·咳嗽》:“疲极伤肝,咳而左胁疼引小腹者,二陈汤加芎、归、芍药、青皮、柴胡、草龙胆、黄芩、竹茹,或黄芪建中汤。”《不居集·疲劳咳嗽》:“咳而左胁偏痛,引小腹并膝腕
见医学粹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