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天桥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杜茎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杜茎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足厥阴之正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厥阴之正,别跗上,上至毛际,合于少阳,与别俱行。”在足背部从足厥阴肝经分出,上至外阴毛际,与足少阳胆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。
指针刺时,针体进入机体的深浅程度。《素问·刺要论》:“病有浮沉,刺有浅深,各至其理,勿过其道。”指出针刺时要根据疾病的情况,采用适当的深度。一般在肌肉丰厚处可予深刺,在重要脏器邻近的穴位或肌肉浅薄处则
煎药法之一。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,加水煎煮,去渣服用。如银翘散的煮服等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即水翁花,详该条。
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热夜啼。详该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通经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种针灸专著。撰人未详。约成书于秦汉之际。原书已佚,魏晋以后此书有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及注本。主要有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(后辑录于《针灸甲乙经》一书中)及《黄帝内经明堂》。参见各该
病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》。指鼻涕清稀如水,喷嚏频频。参见鼽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为其管盘绕于肛也。”即环肛漏。参见该条。
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