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即呼呷有声,喉有痰鸣的咳嗽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四:“呷嗽者,犹是咳嗽也。其胸膈痰饮多者,嗽则气动于痰,上搏咽喉之间,痰气相击,随嗽动息,呼呷有声,谓之呷嗽。”治宜消痰破气。选用二陈汤、三子养亲汤
即柔肝。详该条。
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方。荜拨二钱,牛乳半升。同煎减半,空腹服。治气痢,泄如蟹渤。
足底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跖跛寒,风湿之病也。”
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即骶骨、尾骨所在部位。参见尾骶骨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漆大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。即头风摩散,见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