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因产时气血暴虚,血虚阴亏所致。症见睡中汗出,醒来即止。产后盗汗与内科杂病盗汗的治法有所不同。一般盗汗患者用当归六黄汤;而产后盗汗却应当调补气血,兼以敛汗,方用止汗散(《傅青主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【介绍】:清初藏族医家。青海人。生平欠详。
病人的形体与气机不协调的现象。例如某些消渴病患者,形体瘦弱,但胃火亢盛,多食善饥,烦躁易怒,表现气盛形虚;又如某些痰饮病患者,形体肥胖,但动则心悸气喘汗出,表现形盛气虚。这类形气不相称的病证,往往病情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外科医生。履贯欠详,善治疽症。
出《颅囟经》卷上。即赤游丹。详该条。
即肾阴。详该条。
下法之一。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。适用于腹水、胸胁积水等实证。常用如十枣汤等。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七。即胞衣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