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痰病的一种。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中。多发于儿童。起病胸前逐渐高凸,按之发硬,皮色不变,状如鸡胸,伴有咳嗽、气喘、潮热、盗汗、消瘦等症;久则溃流稀脓,易成瘘管,日久难愈。相当于胸骨结核。治宜服补肺养阴汤加
【介绍】:见郑宏纲条。
【生卒】:1875~1935【介绍】:民国时期医家。江苏武进人。创办过中医函授学校,曾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,接触过西医学,有志于沟通中西医的学术,是中西医汇通派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反对余云岫等人否定祖国医
病名。①痈疽五发之一。《卫济宝书》卷上:“瘭者,始初聚结尖肿,根脚赤白色,高处带红赤,肿实疼痛,憎寒壮热,口干渴,百节疼痛,困倦沉重。饮食者,未破者,即下大车螯散。如先破,下小车螯散,然后服轻肌活脓内
病名。即体气。详该条。
气功学著作。撰者不详,约编定于北宋初年以前。此书集诸家胎息法于一书,系统论述气功养生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。其学术观点主要认为精神内守是健康延年之道,而胎息法则是养神益气固精的主要方法。书中汇集的二十
即按摩。参见摩娑条。
证名。见《寓意草·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》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黑水为胃底之水,此水且出,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。”
《兰室秘藏·小便淋闭门》方。羌活、白术、葛根、防风、藁本、独活、柴胡各五分,升麻五钱,黄柏、茯苓各二分,人参、泽泻各三分,猪苓四分,苍术一钱,神曲六分,甘草三钱。为粗末,分作二服,水煎,去渣,食前稍热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,灸肓募随年壮。肓募二穴,从乳头斜度至脐,中屈去半,从乳头下行,度头是穴。”主治病后衰弱,萎黄,腹中积块疼痛等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