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脉管。详脉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为热毒蕴积而引起疮疡。临床表现以局部出现焮红、作痛、发肿、发痛。热毒炽盛,累及脏腑则可出现里热的证候,如烦热、便秘等。治宜清热解毒,如仙方活命饮、五味消毒饮之类。
病名。即兔缺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金边兔耳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官吏。官南康守(今江西南康)。生平不详。集有《集效方》一卷。
又称脉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详脉极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眩晕、抽搐、动摇等风动之证不因于外感风邪者,均属肝风内动。有虚证、实证之分。虚者称为虚风内动,实者称为热盛动风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宦条。
吃一顿饭的时间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刺然骨之前出血,如食顷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