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寒假热证的别称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寒热有真假者,阴证似阳。”多因阴盛之极,虚阳外露所致。《医宗必读·疑似之症须辨论》:“阴盛之极,往往格阳,面红目赤,口舌裂破,手扬足掷,语言错妄,有似乎阳也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狗肝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即赤淡黄筋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眉心疔。见该条。
《辨证录》卷十方。人参、白芍药、当归、杜仲、麦门冬、巴戟天各六两,白术、熟地黄、菟丝子各五两,肉桂、牛膝、柏子仁、补骨脂各三两,龙骨、锁阳各二两,蛇床子、覆盆子、淫羊藿各四两,驴鞭一具,紫河车一个,海
治则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下,指下部如腹部、二阴等部位;引,引导、通利;竭,祛除。指病邪在下的病证用泻法、利法等疏导,使病邪从下而出。如阳明腑实用承气汤,太阳蓄水证用五苓散之类。
【介绍】:唐代道家、医生。撰有《延寿赤书》1卷。
即牙床。详该条。
同宗筋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阴者,积筋之所终也。”详宗筋条。
病名。见《徐氏医书六种》卷七。即耳衄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