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马王堆汉墓帛书·五十二病方》方。白蔹、黄芪、芍药、肉桂、干姜、川椒、茱萸(应作吴茱萸)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一三指大撮,入一杯酒中,日服五、六次。治疽病。若骨疽,倍白蔹;肉疽,倍黄芪;肾疽,倍芍药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光慈菇之简称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GB2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神光、胆募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侧胸部,腋窝中点直下3寸,再向前1寸处,约平乳头。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;并有胸外侧动、静脉及第五肋间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胸满
见《闽书》。为佛手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针方六集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搜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此证由胃经血壅气滞而成。小儿多有之。眼皮外翻,如以舌舐唇之状。”即风牵睑出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卷十四。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天钓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