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人对练,同取弓步,一手撑腰一手伸直握拳,两人脉门相对,用力大幅度转动肩关节。
病名。即经行情志异常。详该条。
《兰宝秘藏·眼耳鼻门》方。蔓荆子一钱,陈皮(去白)五钱,人参八钱,炙甘草、白芍药各一两,黄芪二两。为细末,每服五钱,水煎去滓,临卧稍热服。治肌肤麻木不仁,或两目紧急缩小,羞明畏日,隐涩难开,或视物无力
经穴别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任脉之别,名曰尾翳。”后《针灸甲乙经》等书列作鸠尾穴之别名,见该条。
痘疹专著。16卷(又有5卷本及10卷本)。又名《仁端录痘疹》、《仁端录痘疹玄珠》。明·徐谦撰。撰年不详。包括痘病总括、辨痘形色、分期调治、痘疹兼杂症、治疗方药及药性、痘病歌赋和杂说等,内容较简明实用。
五脏绝候之一。①指脾气绝出现的危重脉证。《华氏中藏经》卷上:“面青,无右关脉者,脾绝也。”《注解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环口黧黑,柔汗发黄者,此为脾绝也。”《脉经》卷四:“病人脾绝十二日死,何以知之?口冷
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,见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大丁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三才封髓丹第一方,见三才封髓丹条。
病证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九十三卷。痢疾脓血相杂,为湿热毒气内侵所致,因毒气化热,热迫血行,渗出大肠,与肠间津液相搏,积热蕴结,血化为脓,故利下脓血相杂,里急后重。治宜清肠和血,用芍药汤或香连丸加水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