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惠眼观证》,已佚。
见草药图经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伏龙肝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五方。吴茱萸、白蒺藜各一两,芜荑仁、轻粉各半两,赤小豆四十九粒,石硫黄少许。为细末,每次半钱匕,油调于手心,摩热后遍揩周身有疥处。治疥疮。
①泛指表证传入里证。②专指太阳表证直接向少阴里证传变。《此事难知》:“太阳传少阴肾水者,名曰表里传。为得病急,当发汗而反下之,所以传也。”太阳与少阴相表里。如外感热病,见发热头痛,而脉反沉,可与麻黄附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马尾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下焦有灌渗水液、泌别清浊、排泄二便等作用,而以出而不纳为其特征。《难经·三十一难》:“下焦者……主出而不内,以传导也。”
手厥阴心包经之简称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