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即再经。《伤寒论》原文作再经,历代注家如成无己、张志聪等以再传代称再经。参见再经条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胃黄者,吐逆下利,心腹气胀,或时烦闷,不能饮食,四肢无力,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,难治。”治用点烙法及服人参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与偃月侵睛同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痈生舌下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五:“舌下痈,此乃脾肾积热故发症于舌下,然舌下有金津、玉液二穴,通于肾经,肾水枯竭,生于此穴,诊其左尺洪数者是也。”参见舌痈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三锡条。
见清·汪嘉谟《胎产辑萃》。即打胎。
同补气摄血。是治疗脾不统血,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候的方法。如月经先期,血量较多,色淡质稀,脉虚弱无力;下血紫暗,或先便后血、脘腹隐痛、面色白,脉细弱;反复皮下出血,神疲乏力,头眩心悸,脉虚细弱;溃疡病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。详流痰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