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的后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之脉……当踝后绕跟,别走太阳。”
病证名。即初生不啼。《济阴纲目·保婴经验方》:“初生不能发声,谓之梦生。”详闷气生条。
①骨骼部位名。亦称锐骨。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性隆起,今称尺骨茎突。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神门者,……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。”②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颧髎。见该条。②《难经·六十六难》
参见救伤秘旨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八方。蚰蜒虫三十至四十条,冰片四分。同入罐内,即化为水,入麻油半两,封口收藏。治肿毒。初起用笔圈涂患处四周,频频圈之即消;脓已成敷满,留顶透气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。即槟芍顺气汤,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5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39~43)。清·吴谦等撰。本书重点论述内科杂病(包括中风、类中风、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)的证治。正文均编为七言歌诀,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,内容比较简要,选方切于实用。
简称通泄。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。寒下、增液泻下等法皆是。
证名。即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心痿者,脉痿也。”详脉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