鬲消
病名。鬲,通膈。即膈消,详该条。
病名。鬲,通膈。即膈消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叶向春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精心研究伤寒学,于1086年(哲宗元祐元年)著《伤寒微旨论》二卷,专门辨析《伤寒论》的辨证用药,间附方论,对仲景学说颇有发挥,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。
指阳跷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症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邪客于足阳跷之脉,令人目痛从内眦始。”《难经·二十九难》:“阳跷为病,阴缓而阳急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阳跷阴跷脉病源流》:“至其为病,阳跷则阴缓而阳急。阳
仲景十二脉之一。脉浮取盛而有力。为卫气盛之脉象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日高者,卫气盛也,阳脉强也。”
见《诸病源候论·五鬲气候》。即膈气。详该条。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忽疏忽密,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。
病名。即患缠喉风以颈项肿大等外症为主要表现者。又名阳毒喉风。多由火毒上冲所致。症见咽喉红肿疼痛,甚或肿连腮项,胸闷气促,目睛外突,寒热大作。清·程永培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阳毒喉风身发热,肿连头项目睛突
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卷九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,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官员,主管该局之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