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汉代医生。讲求服食导引之术,兼通医道。
证名。指久坐突然起立时眼冒星花之证。见《古今医统》。亦称坐起生花。多因肝肾虚损,气血不足所致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(目)内外别无证候,但其人动作少过,起坐少频,或久坐,或久立、久眠、久视,便觉头眩目
病名。指有毒飞虫或蠕虫叮咬伤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七。伤处迅速红肿痒痛,重者可伴有恶寒发热,面目肿胀。治宜二味拔毒散外敷。余参见蜈蚣咬伤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郁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翼首草之藏语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肾气游风。见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刺猥皮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。因脾气素虚,水饮不节,痰饮聚于中脘,升降失常所致。症见胸前懊憹不舒,心胁下闷痛,时时欲呕,兀兀欲吐,或时腹如雷鸣,或时怔忡惊悸,忽尔呕泻,胸腹大痛。脉多滑大,或沉滑或滑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