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尖
即鼻准。详该条。
即鼻准。详该条。
指脉络之横斜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。”
书名。清·黄述宁撰。4卷。刊于1902年。其中医案2卷,多属内科杂病;后2卷主要是黄氏生平所用验方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本书收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桑螵蛸(酒炒)、升麻、全当归(酒炒)、茯神、茺蔚子各二钱,黄芪五钱,沙菀子、山茱萸各三钱,白芍药一钱半。先用小羊肚一个洗净煎汤,代水煎药服用。治产后小便不禁,或脬损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相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,只设1名。
病证名。又名黑夜睛明症,白昼青盲症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夫人体天地之阴阳,昼明夜晦理之常也,今晦冥之中倏忽见物,是背于阴阳矣。”乃“肾水不足,虚阳僭上故耳,若不滋肾水以益真阴,则水不升而火不降,神光
体表部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上睑。详该条。
参见外科启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