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爪草头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石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石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即西瓜霜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凤仙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四:“此症因肺受重寒,生在关内下部两边,如扁豆壳样。”多由肺受寒邪,积寒不解,久郁而成。治宜温散寒邪,可选用九味羌活汤、人参败毒散等加减。
外治法之一。亦称起泡、提泡。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,敷贴于特定部位上,使之发泡的治法。如硃砂巴豆膏敷印堂穴治白喉;斑蝥研粉,放于小膏药中心,贴项两侧(患左贴右,患右贴左)治急性扁桃体炎(贴后三、四小时起泡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芸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外科灸法论粹新书》1卷,佚。
胃腔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气热,热气熏胸中,故内热。”
证名。指走马牙疳患者之口臭。参见走马牙疳条。
即阳和汤作蜜丸,治证同。见阳和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