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三棱散

三棱散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三棱散

药方名称三棱散

处方莪术(煨)、益智仁、京三棱(煨.切)、青皮(去白),各二两;白茯苓(焙)四两,甘草三两。

炮制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,胸膈不快,腹胁胀满,呕吐酸水,翻胃脾疼,及食积气块,攻刺腹胁,不思饮食,日渐羸瘦。

又治年高气弱,三焦痞塞,常觉妨闷,并宜服之。

常服宽胸利膈,消酒食,和胃。

用法用量每服二钱,用水一大盏,枣一枚擘破,盐少许,同煎至半盏,温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:三棱散

药方名称三棱散

处方莪术(煅)益智仁 京三棱(煨,切)青皮(去白)各60克 白茯苓(焙)120克甘草(爁)90克

制法上药研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宽胸利肥,消食和胃。治酒食所伤,胸膈不快,腹胁胀满,呕吐酸水,翻胃腹疼;食积气块,攻刺腹胁,不思饮食,日渐羸瘦;年高气弱,三焦痞塞,脘闷不舒。

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水300毫升,加大枣一枚(擘破),盐少许,同煎至150毫升,温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拨粥

    《普济方》:拨粥药方名称拨粥处方薤白10~15克(鲜者30~60克)葱白2茎 白面粉100~150克(或粳米50~100克)制法先把薤白,葱白洗净切碎,与白面粉用冷水和匀后,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。或用粳

  • 胡麻饮

    《普济方》卷二○六:胡麻饮药方名称胡麻饮处方人参、胡麻仁、橘皮、枇杷叶各等分。功能主治呕哕。用法用量上罗匀,以水1斗煮枇杷叶,取5升,下药煮取3升,纳麻仁,稍饮之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二○六《解围元薮》卷

  • 结毒牛黄丸

    药方名称结毒牛黄丸处方透明雄黄4两(研细)。制法取芦柴截筒,将雄黄末装入,面塞筒口,将锅内放水,上用芦柴作架,取雄黄筒横放架上,离水2寸许,蒸4炷香足,火候方到;次早取出雄黄,每雄黄1两,入好牛黄4分

  • 断下渗湿汤

    药方名称断下渗湿汤处方樗根皮(炒黑)1两,生茅术1钱,生黄柏1钱,地榆(炒黑)1钱5分,楂肉(炒黑)3钱,银花(炒黑)1钱5分,赤苓3钱,猪苓1钱5分。功能主治久痢带瘀血,肛中气坠,腹中不痛。各家论述

  • 丁皮散

    药方名称丁皮散处方丁皮、白术、茯苓、青皮、陈皮、良姜、缩砂、神曲、麦糵、甘草、真桂心各等分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小儿脾积疼痛。用法用量烧盐汤点服。摘录《朱氏集验方》卷十一

  • 九味犀角汤

    药方名称九味犀角汤处方犀角(镑)1两半,栀子仁1两,木通(锉)1两,黄芩(去黑心)1两,大黄(锉、炒)1两,黄连(去须)1两,甘草(炙,锉)1两,芎?1两,车前子2两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风热乘虚,

  • 槟榔枳壳丸

    药方名称槟榔枳壳丸处方槟榔4钱,木香4钱,丁香皮半两,厚朴(姜制)半两,玄胡半两,荆三棱半两,蓬莪术半两,雷丸半两,青皮半两,枳壳半两,陈皮半两,当归半两,牵牛2两,罗卜子1两半。制法上为细末,醋面糊

  • 敷药六仙散

    药方名称敷药六仙散处方苦参、独活、大枫子(去壳油)、枯矾5钱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诸疳疮疥。用法用量柏油调敷。摘录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一

  • 黄马散

    药方名称黄马散处方马齿苋1两(干者),黄柏半两(锉)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耳有恶疮。用法用量每取少许,绵裹纳耳中。摘录方出《圣惠》卷三十六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五十五

  • 凉心散

    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一:凉心散药方名称凉心散处方青黛硼砂黄柏黄连(人乳拌晒)人中白各6克(煅)风化消3克冰片0.6克制法上为极细末。功能主治清心热,泻脾火。治小儿心脾积热上攻,致生重舌,舌下近根处肿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