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类中风之一。又名中寒。由于暴中寒邪所致。《医宗必读·类中风》:“寒中,身体强直,口噤不语,四肢战掉,卒然眩晕,身无汗者,此寒毒所中也。”治宜温里散寒。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。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密陀僧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阳和汤作蜜丸,治证同。见阳和汤条。
证名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楼英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葱实,详该条。
配穴法之一。指在表里相合的经脉上选配穴位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。一般以原络配穴法为代表,但不局限于此。如胃病取足三里(胃)与公孙(脾);咳嗽取太渊(肺)与合谷(大肠);肝病取太冲(肝)与阳陵泉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,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即针刺麻醉。见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五色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