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在清晨四至五时左右发热。多因肺气热盛所致。《证治准绳·发热》:“平旦发热,热在行阳之分,肺气主之,故用白虎汤,以泻气中之火。”参见发热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:GB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头正中线,入前发际0.5寸,旁开3寸处;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取穴(《铜人针灸腧穴图经》)。另说“在曲差两
出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白接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胎怯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毕荩臣条。
外治法专著。一名《外治医说》。清·吴尚先撰。1册,不分卷。刊于1870年。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,并联系《子华子》一书所说“医者理也,药者瀹也”的涵义,故以《理瀹骈文》为书名。这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营实,详该条。
鲜美厚味的饮食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其民华食而脂肥。”
皮肤针之一。将毫针集簇成丛,外加捆扎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