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久热伤阴

久热伤阴

邪热稽留不退,灼烁津液,以致阴液耗损的病机。如肺胃津液受伤,则出现皮肤干燥、烦闷口渴干咳无痰、舌红而干、少苔或无苔、脉细数或虚数。若伤及肝肾之阴,则出现暮热早凉、口干舌燥、手足颤动、心悸神疲、耳鸣舌绛苔少或剥苔、脉细数等症。治疗须辨明脏腑,各育其真阴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耳棱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桑柴火烘法

    外科外治法之一,灸法的一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一。又名桑枝灸法。适用于痈疽初起肿痛,坚而不溃或溃而不腐,新肉不生,疼痛不止者。有解毒止痛,消肿散瘀,助阳生肌之效。其法:用新桑枝或桑木枝,劈如指粗,约九寸

  • 白镜子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透脓

    即攻溃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水俞五十七处

    出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。即肾俞五十七穴,见该条。

  • 五行成数

    五行学说术语,见《类经图翼》。系把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等五个自然数分别配属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,称为“五行成数。”具体内容和意义参见“五行生数”条。

  • 全瓜蒌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栝楼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斧头花

    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金雀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捣针法

    见提插法条。

  • 大顺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医学正传》。即大敦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