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九窍出血

九窍出血

病证名,又名大衄。指耳、目、口、鼻、前阴后阴九窍同时出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血病诸候》:“凡荣卫大虚,府藏伤损,血脉空竭,因而恚怒失节,惊忿过度,暴气逆溢,致令腠理开张,血脉流散也,故九窍出血。”亦可因感受疫疠中毒所致。一般宜内服侧柏散,外用百草霜、油发灰、龙骨末,或吹入或掺之。如因猝然惊恐见此,可用朱砂安神丸加发灰治之;如感受疫疠者宜清疫解毒;中毒出血者,宜审因施治。参见大衄、衄血、中毒等有关条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冷热泻

    见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冷热利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松郎头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松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平气

    ①一般指正常的气候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平气何如?歧伯曰: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。”张隐庵注:“平气,谓无上下之制胜,运气之和平也。”②运气学说术语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,指该年岁运之气

  • 停饮心痛

    病证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第五十六:“心属火,其气炎上,饮为水,其性趋下,……若水饮停积于胸中,火气不得宣通,则阳虚阴盛,其病心中淡淡然欲吐而痛,是为停饮心痛也。”参见心痛、饮心痛条。

  • 孔子大圣知枕中方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四方。又名孔子枕中散、孔圣枕中丹、枕中方。龟板、龙骨、远志、菖蒲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一方寸匕,水或酒送下。功能补心肾。治心悸不安,失眠健忘。

  • 茯菟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茯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鱼鳞草

    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疫喉便溏

    病证名。指疫喉病人因邪火下陷而大便溏泄者,若邪盛正虚,多便溏而神昏,痧隐喉烂者为病重。若愈后脾虚,则便溏不止,宜健脾止泻。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。

  • 西塘感证

    书名。3卷。清·董废翁撰。本书专论四时感证,内容分总论、本病、变病、兼病四部分。本病以六经分症,治法分正治、从治;对变病、兼病诸证分析尤详,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;末附妊孕伤寒。董氏立论本于《医学纲目

  • 失精

    ①即遗精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男子失精,女子梦交,桂枝龙牡汤主之。”详见遗精条。②情志病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尝富后贫,名曰失精。”详脱营失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