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医钤法
见陆氏三世医验条。
见陆氏三世医验条。
见《广州常见经济植物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扶桑丸,见该条。
脑鸣的别称。《四科简效方·内科通治》:“头响即脑鸣也。”详见脑鸣条。
推拿穴位。又称心筋、淡黄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处。掐之,即转热,使元气流通,除壅塞之患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为土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一般表示里有积滞、痰饮、湿浊。淡红舌白腻苔,为痰饮、湿浊、食滞;淡红舌白厚堆积如粉苔,可见于温疫初起或有内痈;舌红苔黄腻,气分湿热;舌红苔黄厚而干,邪热深入,里实已成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
病名总称。《外科精义》卷上:“夫五发疽者,谓痈疽生于脑、背、眉、髯、鬓是也。大概论之分为三等。一者疽也。二者痈也。三者疖也。”
见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小儿浮肿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