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泄

猜你喜欢

  • 颅鹚瘟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瘟毒喉痹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头晕药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蓝布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水突,见该条。

  • 泻下

    即下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沈嘉言

    【介绍】:见沈应善条。

  • 下病上取

    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气反者,……病在下,取之上。”指病证的表现、部位偏于下,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上的脏腑或体表,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。如癃闭因于中气不足者,用补中益气法;

  • 通草膏

    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通草、炮附子、细辛各等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枣核大,每用一丸,绵裹塞鼻内。治鼻齆有息肉,不闻香臭。

  • 邹岳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五峰,号东山。旴江(今江西南城)人。初习儒,为邑诸生。后继父志业医,先后师事胡俊心、吴锦堂,刻苦钻研,学有所成,精内外科。其医术宗张仲景,辨虚实证极明。著有《医医说》、《外科真诠》

  • 痔核

    病名。即痔的别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恶实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牛蒡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