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扁担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。《医贯》卷四:“火衰则有昏瞑之患。”参见目昏条。
见小儿推拿广意条。
①即津。详该条。②津,津液;气,阳气。如热伤津气,即津液与阳气两伤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,见该条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鲜生地黄、玄参心、麦门冬、甘草梢、连翘、青黛、木通。加灯心二十寸,竹叶二十片,水煎服。治疫喉痧透,溲涩不通,舌燥脉数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呃逆论》。指感受外邪所致的呃逆症。邪传半表半里,抑遏少阳者,症见身发寒热,呕逆作呃,脉弦大。治宜和解,用小柴胡汤。热邪结里者,症见内热口渴,唇焦便赤,脉沉数。治宜下热,用承气汤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枸骨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肠痫之为病,不动摇。”参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