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,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。见《伤寒论》。《景岳全书·伤寒典》:“合病者,乃两经三经同病也。如初起发热、恶寒、头痛者,此太阳之证,而更兼不眠,即太阳阳明合病也,若兼呕恶,即太阳
见膝阳关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传染性疾病而见头痛者。《症因脉治·外感头痛》:“头痛之症,初起不因内伤,忽尔头额作痛,沿门多病,大小传染,此外感岁运之气,所谓天行症也。”多因湿毒侵袭,搏于经络所致。症见头痛,身发寒热,头面
元、明、清代医官职称。明、清两代,院判的职位仅次于院使。元代于1322年(至治二年)设院判2人,官阶正五品。
书名。20卷(其中卷16明代即亡佚,实存19卷)。宋·郭雍撰于1181年。作者鉴于当时所见《伤寒论》已有残缺,遂取《千金方》、《类证活人书》以及庞安时、常器之等诸家学说,参合个人见解作为补充,故题名“
①有生命的关键之意。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,人体生化的来源,生命的根本。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,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。《难经·三十六难》:“命门者,诸神精之所舍,原气之所系也,故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系胞。”命
见针方六集条。
见《履岩本草》。为泽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多因肺胃虚热不尽,以致血不归经,症见经后从口鼻中出血,量少,色鲜红。治以清虚热为主。方用麦门冬汤加生地、沙参、牛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