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仙方活命饮

仙方活命饮

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四方。又名真人活命饮活命饮。炙穿山甲白芷天花粉、炒皂角刺当归尾、甘草赤芍药、乳香、没药防风贝母各一钱,陈皮金银花各三钱。水煎,或水、酒各半煎服。功能清热解毒,消肿溃坚,活血止痛。治疮疡肿毒初起,局部红肿热痛,或身热微恶寒,舌苔薄白或微黄,脉数有力者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;防风、白芷祛风除湿,排脓消肿;归尾、赤芍、乳香、没药活血散瘀止痛;贝母、天花粉清化痰热以散结;陈皮理气行滞以消胀;穿山甲、皂角刺溃脓消肿;甘草清热解毒。脓未成者,服之可使消散;脓已成者,服之可使外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柿钱

    出《洁古家珍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毛折

    症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。危重症状之一。指毛发枯槁,稀疏易折的病变。多因久病精气枯竭,不能濡润皮毛所致。

  • 脾浊

    溺浊之一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科》。病因脾虚气陷,精微下注而成。证见小便浑浊,腰痛神疲,舌淡脉软。治宜健脾益气,升清固涩。用苍术难名丹、补中益气汤。参见便浊条。

  • 牛舌头草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拦路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痈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精义》卷上。指生于体表的痈。初起无头,局部红肿热痛,界限分明,根盘收束,易肿、易脓、易溃、易敛。重者可有身热、口渴、苔黄、脉数等。治以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为主。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

  • 瘟疫白喉

    病名。《喉科种福》卷三:“乃厉气从口鼻入手太阴肺,肺属金,其色白,故其现于喉亦白,或白如豆渣……或在喉两旁,或在小舌尖上,或二、三日始现,或随病随现,其现也或白点,或白条,或白块,或白垢,渐渐长至满喉

  • 阳虚眩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。因阳气不足,清阳不能升达头部所致。《医略六书·眩晕》:“元阳寒冷,真火不归,眩晕,躁扰,此虚羸人多阳虚眩晕。”症见头晕头痛,恶寒,耳鸣耳聋;或眩晕欲倒,气短自汗,手足冷,

  • 硬睑硬睛

    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硬睑硬睛者,胞睑睛珠俱木,痛涩难运,膈间积热,风热上壅,气血凝滞,睛睑坚硬。”治法:宜祛风清热,活血散瘀。内服当归活血煎或归芍红花散加减,并可洗。

  • 养生杂录

    养生类著作。清·胡宗鹤编撰。1卷。书中引录《素问》、《庄子》及朱子、李东垣、嵇叔夜、孙思邈、丘处机等名家之言,讨论精神、情志、起居、饮食等因素对人体寿命的影响,并从精、气、神、形的关系及其与寿命的内在

  • 东丹

    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铅丹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