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三奇方》。为南天竹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兖州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顶骨前囟部损伤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多因跌打、坠撞所致。轻者仅局部肿痛,骨缝绽开,泛恶昏睡;重者骨陷损脑,身软屈手,昏迷不醒,气息微弱。治疗参见脑骨伤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女科》、《傅氏女科》、《女科摘要》、《女科仙方》。参见女科、产后编条。
忿怒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无恚嗔之心。”
见针灸传真条。
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经行,因事暴怒,气逆而厥。怒伤肝,肝藏血,因而崩注。但和肝气、清肝火,养肝血,则病自愈。宜柴胡抑肝散(柴胡、青皮、香附、丹皮、焦栀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、炒蒲黄、荆芥、棕
病证名。指伤寒病误汗、动血或误下而致阴竭液脱的危候。阴,指津液与血。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少阴病,但厥无汗,而强发之,必动其血,未知从何道出,或从口鼻,或从目出者,是名下厥上竭,为难治。”《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二:“凡人手指有三骱。”即指关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