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泻肝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认为因肾经虚风邪乘之而发肿,或因饮酒太过、房事过多而发。因于虚,故名虚牙。参见有关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香附四两,乌药、姜黄各二两,炙甘草、木香各五钱。为末,每服二钱,盐汤送下。治中焦气滞,脘腹刺痛。
见《中医杂志》,(12):812,1958。为桃南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杨起简便单方》。即松叶,详该条。
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
书名。4卷。日本·吉益为则撰于1773年。本书集录汉以前38种中国古书中有关论医的内容,并加以评述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。即葶苈丸第一方,见葶苈丸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胃管下俞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