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。即苏木散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养生目录》一卷。
病证名。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八风之一。指从西南方来的风邪。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:“风从西南方来,名曰谋风,其伤人也,内舍于脾,外在于肌,其气主为弱。”
见《中药材品种论述》。为白附子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清·叶桂撰,陆士谔编。刊于1921年。全书分为调经门、胎产门、带崩门和血室门,每门又分类记述,集录了叶氏治妇科病的诊治经验,并附论脉二则。
病名。由感受漆毒而发生的皮肤病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又名漆咬。因禀性畏漆,感受漆气而成。多发生在暴露部位,接触的皮肤突然焮热作痒,起小丘疹及水泡,抓破则糜烂流水;重者可遍及全身,并见形寒、发热、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吏,兼懂医术。清河东武城(今北京市境内)人。
眼科病证。系指白睛满布赤丝血络的证候。常见于风火眼、火疳等多种眼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