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罐法的古代名。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二。详火罐法条。
①见《药物出产辨》。为石斛之别名。②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荩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?~711【介绍】: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初为太常工籍,后迁右武卫中郎将等职。公元689年武则天称制,睿宗为皇嗣,有诬其异谋者,武后召问状,左右畏惨楚。金藏剖心以明皇嗣不反,引佩刀自剖腹
病证名。指经行前后,自觉身痒,有时仅发生于外阴、乳头,经后痒则消失。多因血虚生风、肝郁化风,湿热所致。若素体阴血不足,经行阴血益虚,化燥生风,肌肤失于濡养,症见经行阴部、乳头,或全身瘙痒,入夜尤甚,皮
出《养生经验合集》。即木槿皮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清·曾懿《妇科良方》:“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,遂遗下一物,如脂膜状,乃气血素亏,产前劳伤,肝之脂膜,随血崩堕,名曰肝萎。治宜大补气血,略加升提之品。”类似胎膜残留。
经穴别名。《针灸集成》:“商谷二穴,在石关下一寸。”所指即商曲穴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杜仲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石药尔雅》。为空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瑞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