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串雅内编》。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做顶。顶药多吐。例如皂矾顶,治风痰上涌而昏倒,用皂荚末、生矾末、腻粉作散剂,水调一钱服下即吐。(腻粉有二种:一为汞粉,一为铅粉,均有毒,宜慎用)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仁甫。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。认为十二之病,大半是火造成,著有《痰火颛门》一书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突起睛高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官。随高宗赵构南渡,迁居永丰(今江西永丰县)。擅长妇科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常参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秦昌遇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月经不调,详该条。
病名。八瘕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狐瘕,出入少腹间,或隐或见,男子即为狐疝,女子乃名狐瘕,其苦阴酸涩,小便难,少腹瘀痛,胸膈腰背上冲而痛,其瘕甚,有手足成形者。”《类证治裁·痃癖